![]() 博主最新文章
|
||
![]() 日志正文
|
||
苹果手机的时间问题 参加一个集体活动,分别用手机和相机记录了当时的情景,之后将两部分的照片和录像和在一个文件夹里,但发现时间并没安应有的时间顺序排列,而是将两部分的内容分开存放,当时让我百思不得其解,一则手机的时间是自动设置,从来没有发现误差,而相机时间可以手动设置,拍照之前我还特意检查了一下,并且用夏时制设置校正了时间。 后来仔细查看两部分的照片附带信息才发现,时间错位的责任在手机。美东的时区是格林威治时间的第五区,但是在夏时制时手机将时区设置到第四区了,这与第五区时间相差一小时,刚好与第五区的夏时制相吻合,但是对于相机里设置的真实时间形成了一小时的差别,但这个差别不是来自夏时制,而是来自时区不同。 众所周知,时间来自很多渠道,古时用日晷,现代按标准,这标准有来自天文台的报时,也有来自数学计算得出的,因为,每年365天,每天24小时,每小时60分,每分钟60秒,这是一个标准,但日出日落对应这个时间并非整数,因此才有闰月的出现,过四年补一天,就是这样还不是整数,于是,能被四整除的再加一天,循环往复,尽量形成标准。 家里有个座钟,从来不用调,因为它以广播电台的报时为准,内部能调的只有确定在美的时区,一直很准,哪怕是夏时制开始或结束。不过,我想了一个潜在的问题,如果它的时针、分针松了,那时间就一定错了,还需要人工干预去校正。 其实,绝大多数的时间调整都需要人工给予一定干预,特别是在初始时间或出现误差时。钟表由于非智能,只能人工调整,每当夏时制开始或结束,家里的钟表包括咖啡机和汽车上的时钟都要手动调一下才能跟上时代脚步,相机也是如此,初始设置给出时区和正确的年月日时间以及是否夏时制,这样照出的照片就有了这些有用的信息。 因为时间问题早已不是需要抬手看手表、更不是抬头看太阳估计的时代,智能电器的普及将所置的时间全部自动化。回想二十多年前,在跨越二十一世纪时出现的千禧年问题,原因是计算机的年代设计在早期的计算机只有两位,从二十世纪进入二十一世纪年号的前两位出现无法区分的大问题。如今年份位数早已改成四位了,所以,千禧年问题看不见了。 不过,还是有类似问题,比如早先做项目要统计合乎资格的投票者,结果发现有极个别的投票者身份证显示超过百岁,如果还只是使用最后两位年号则有可能将长寿的合格候选人选归入没有资格。同样还有一个更加离谱却在延伸的问题,性别在人们概念中非男即女,因此数字化表示时一位二进制码即可,1是男则0就是女。可是如今的法律不仅允许先天性别畸形的性别表示,甚至还允许变性表示,因此,二进制的性别表示可能三位二进制都不够了(只能表示0至7)。 经过查看,苹果手机的确是把时区从格林威治时间第五时区变成第四时区,用以将标准时间改变了一小时去对应夏时制。而且不光是苹果手机,安卓手机用的也是同样的方法。这样一来,时间倒是没错,但是地域发生了变化,不知这是手机供应商统一的变通方法还是别的原因,感觉出此下策虽然实现起来简单了,但信息不准确了也是事实。 如此看来,手机对夏时制的表示是将时区前移或后移一个时区而得到的,美国包括夏威夷横跨了五个时区,但是,中间还有永远不变夏时制的地方(我写过《夏时制之联想》),夏威夷州和亚利桑那州比较特殊,夏威夷州没有夏时制,而亚利桑那州被一州两制,一部分地区执行夏时制,而另一大部分则没有夏时制,不知手机在那些地区还跨不跨时区了。 时间是一个相对的东西,之所以分时区也是为了对应太阳的升起,当然,能节省能源和给予人们更多的日常活动时间,这是附带的好处。但对于不分时区的地区,的确也没什么意义。中国的地缘辽阔与美国并无差别,但只采用一个时区,最东和最西地区的人作息时间有天壤之别,夏时制也就完全失去意义。统一有统一的好处,分而治之也有其优点,只看当事人怎么想了。 要不是因为合并照片还真不知道自动时间和手动时间形成的时间差,也因此得到从来没有注意过的手机时间设置方法。平移时区的确符合自然规律,但给人错误的地点定位,不知可取否。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