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最新文章
|
||
![]() 日志正文
|
||
天上也会掉馅饼 很多年都一直从银行收到一分钱的大额支票,觉得实在是浪费,纸张的成本远远大于金额的数值,为了这个掉在地上都没人看的金额我还得与银行打交道,如果忽略不理,银行平不了帐,还要继续寄支票。因此,很多年前我也写过短文《大额支票》。 前几周接到一封外州税务局的信,本来以为是广告,几天没看,后来想想还是看一眼吧,万一有什么事呢,但想起有事首先会联想到是不是有什么欠费,如今经济形势紧张,政府缺钱是必然的,割韭菜本身就是好方法,能挖出一点不就能解决一点问题吗,何况韭菜量大,摊到每个个体也显不出什么,但集中起来一定能办大事也是必然的。税务有事太正常了。 打开信一看,不是欠税的事,而是很多年前交税交多了,人家要退,这可是大好事。可仔细一看信,还是犹豫,人家不直接退,而是要我们打电话过去,当面问清楚。这又好比当面问责,还是被训斥的状态,何况还要提供个人详细信息,万一遇到骗子诈骗又瞎了。 不过信上说的情况的确符合多年前的一项地产交易,所有细节都是所经历过的。再想一下咱这小老百姓也不值得诈骗到给钱的程度,索性就打个电话,走一步看一眼,提高警惕就是了。电话打通了,对方非常客气,而且特意讲明这是多年前的事,交税没有问题,但经最后核实结果确实是交多了,现在需要再次核实,然后就要寄回一张支票,平了这个帐。 当年交税完全是按照章程一步一步算出来的,不仅经过网上的程序,手工也核实多次,确认无误后作为年终报税一并上交的。看来最后政府的税务部门又做了再次核实,最终结果是某些项目计算与原先计算出现不同的结果。买的永远不如卖的精,政府是制定政策的,设计计算方法当然是以满足公家需要为目的,好在有政策法规可以限制滥用职权。如果欠税就要追缴,收多了也有平帐的困难,财务计算一分钱不能差,这就是规矩。 政府时常人力紧张,主要成因是资金有缺口,招不到能干事的员工,这对于政府工作是个很大的挑战。就连处理移民问题,一拖就是很多年已经不是先例,在外面看起来乱了套的环境更是压力山大。但是,想做好事的人还是大有人在,对本职工作负责还是绝大多数人的天性。很多时候感觉不公平时该想想自己做事的态度,人人都做好了社会就公平了,抱怨自然也会少。 电话对话顺利完成,这边战战兢兢地问,到底是怎么回事,那边轻描淡写地说,几年前交的税被重新评估后,结论是收多了,要退还给交税的人。由于人手紧张,一直拖了很久才给出最后结论,但是由于时间经过很多年,又是跨州的案例,必须经过本人认证才能寄支票。 寄回的支票超过四位数,还带有几年的利息。当然,计息的比例按一般标准,此时,谁还顾得上这些了,天上掉个馅饼咱接着不就行了。再说,与政府计较也不会有什么更好的结果。细想起来,这笔钱人家不给你,你能知道是你该有的吗。不是人家认真,能算出交多了,又不是交少了,国库没有损失,不理你你能说什么呢。 政府是人民政府,税务局也是为人民服务的,收税也是为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策和税收政策也是经过百姓审核通过的,合理合法就要体现在各个方面,其中也包括收税和退税。百姓能够相信政府、相信税务部门不仅包含对政策的理解,也清楚自己的义务和权利。偷税漏税会损害政府的收入,也损害了百姓的利益。而退税反映了政府工作的严谨,对个人是一种公平。 如果把百姓与政府看作是两大阵营,以往的感觉是不平等的,事实本身也是不对称的,政府考虑的是大局的利益,个人则着重自己的得失。因为世间没有绝对的公平,个人的道理总有千变万化的不同,理解和执行以及现状的考量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想法。此时,政府的公信力就是维护大多数人利益的保证,而百姓的参与更是预防贪腐的利剑。 这次天上掉馅饼虽经过了几年周期的漫长道路,但给我的印象是深刻的,多退的利息更是让人震惊,它不仅拉近了百姓与政府的距离,更对政府合理使用税收更加信任。世间本应有人人平等的起点,也有多劳多得的鼓励机制,更要有照顾弱者的社会保障,其中缺一不可,因为每个在社会中的人都会因各种原因改变状态,但不应以社会一员的身份被社会遗弃。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