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最新文章
|
||
![]() 日志正文
|
||
福特皮卡 典型的美国人风格就是身穿牛仔服,头戴两侧卷起的草帽,驾驶一辆小卡车,最好再携带左轮手枪。这也是美国西部牛仔的装束,还要脚蹬带马刺的高筒皮靴,更讲究的身上皮衣还带着长遂儿,骑着高头大马,一派有我没你的神态,不仅出现在电影中,更多地出现在现实中。 皮卡的英文是Pickup Car,就是拉货的卡车。过去的皮卡只有一排座,手动挡,四面透风。如今的皮卡不仅两排座,还有空调,六个或八缸气缸的发动机动力强劲,虽有舒适的轿车或与皮卡相似的SUV或旅行车,但皮卡仍旧在美国人中很有市场,甚至依旧是成年人的宠物坐骑,它的体积对于标准的车库来说大了一点,停车地点只能是露天。 美国几个大型汽车制造商都生产皮卡,就是在最困难的时期也从未放弃,虽说在汽车事业发展过程中有许许多多的改进,但因为皮卡是典型老美的钟爱,所以。汽车制造商从未放弃过这款车型的生产和改进。很多厂家甚至将皮卡作为自己的标牌来对待,其他车型可以在市场占有率中上上下下,但皮卡要从质量上严格把关。比如,福特厂的F150就是美国人眼中的好车,与福特厂的一贯的努力绝对分不开,也被称之为福特的拳头产品。 不过,福特车在市场的竞争力很差,当然与他的价格高有直接关系。对比国际上吵得风风火火的汽车贸易战,抵制进口的唯一方法就是增加关税,可是潜在的事实就是人家的产品价格低,而同类车如果价格低就是有竞争力。可是这个价格低来自何方却是值得探讨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是循序渐进的,理论上的发展一旦进入到实现阶段是公开的秘密,只是各家开发时的投入和自己实力的体现。最终产品如果可以做到价格低除了投入产出效率外,还离不开各项政策以及大环境的支持。而性能价格比高的产品又能靠占领市场得到更好的回报,形成良性循环。而做不到这点的就只能以失去市场份额为代价了。福特车在这方面有明显的弱点。 在我所接触过的车中,也曾有几辆福特车的产品,二十多年前的车傻大黑粗,车下总有漏油的痕迹不说,打开机器盖所见的机电布局一团乱麻,我就遇到过进入变速箱的一把电线因震动而断线因而使自动挡挂不上的故障;也有几年新的车居然皮带压带轮的轴承因损坏而尖叫的。后来再见福特车就有了明显的改善,省油了不说,质量也明显提高,说明老牌的汽车制造厂还有有实力从困境中崛起的,而且,福特车的舒适程度还是得到用户认可的。 通过与了解福特底细的人聊天,每一辆福特的车会背负近万元的负担,也就是说同样硬件成本的汽车卖到市场上,福特的车价格比别的厂家高不少。其原因大都是来自人工,其中工会的作用很大,保护工人利益,掌控着工人的最低工资和福利,对蓝领来说是一种保障,但是也有久而久之之后所带来的弊端,今天就变成了公司沉重负担。 工会是一种人权组织,最初目标是站在底层工人立场,保障工人的最低待遇和其他福利,也监管新工人的录取和老员工的涨薪。然而,一方面过度的平等减弱了奖勤罚懒的机制,另一方面加入工会的基本费用又会转嫁到工人薪资上,变成管理者的额外负担。数十年的历程会使这种负担变得越来越大,最终也会成为压垮公司的因素之一。 美国有多个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福特在内的三大公司中的另外两个早已通过破产重组甩掉了工会这个包袱,如今已经轻装前进。但是,福特公司可能是出于私人控股的考虑,至今一直延续老式的管理方法,工会仍有很大权力,造成的如今的局面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过,福特厂还是一直在试图提高技术而增强品牌的质量,用涡轮增压使动力增强,设计不同的车型满足爱好者的需求,但是明眼能看到的是超过成本三分之一到一半的价格,无论如何也不是最佳的解决方案。 好事坏事都有理解的角度和平衡的考量。工会的存在并非坏事,但是,用过火了就会变会变味,人心的私欲与生俱来,难以改变。最重要的就是制衡机制,权利限制在一个圈里才能使其发挥出积极的作用,否则只能是走向反面,进入极端,最后陷入绝境。 一个产品能持久一定要有新鲜内容注入,更需要改进已知的问题,否则就会变成空谈。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