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年龄:17年5个月
访问:?
文章:928篇

个人描述

姓名:陈小宁 职业:教师 年龄:999位置:美国 个性介绍: 爱好颇多,朋友多多

还是民以食为天

分类:旅游纪实 | 标签: 民以食为天  
2023-10-07 18:40 阅读(?)评论(0)

还是民以食为天

回国自然少不了在吃的上面下功夫,特别是有众多的朋友和亲戚,饭局的安排总是显得拥挤不堪。不过,中国地大物博,吃的大菜系就有八个之多,作为历史传承各有各的特点,如今也上纲到理论,其实,很多菜系的特色更离不开地方的环境和历史的地位。

山西出醋,是因为土地含碱过多,醋可以起中和作用。四川好麻辣,不外乎为了抵御潮湿使人湿气太重。而更多的吃辣则是出于贫穷,辣椒可以刺激味觉,也可以代替蔬菜。广式的清淡和煲汤也出于物产丰富和追求养生,南方日照太多,人的寿命相对消耗较快,养生更是不得已而为之的补救手段。

交通便利使得想在一个地方吃遍八方美味成为可能。因此,隔一段时期就会兴起一种菜系、甚至一个菜的热捧。而缺少地域特色的美食很难长久,除非是偶尔为之。这在国内是这样,在国外更是如此,当然就像在国外吃家乡菜也要考虑本地人口味一样,在国内不是本地的美食可以冠以名厨主理,更有高大上的装修和高于其它同类的价格,能长久的也不多。

说起北京菜都说特点不多,除了高档的烤鸭系列和低档的老北京小吃豆汁、焦圈加卤煮。前者是各种高档餐馆必备菜单,而后者则极少能登所谓大雅之堂,存在于市井,就连很多大院出身的人都无法接受,更不要说年轻人。其实,北京是一个各地人移民的城市,机关里一般会议的口音都是南腔北调,更不要说回家想吃的家乡口味。

就如北方人喜好面食,而南方人不吃米就觉得没吃饭一样,人们真实的口味还是离不开出身和家乡。北京人的美食以面食为主,吃肉则靠猪和羊,禽类自然是鸡和鸭,鱼并不是常规菜,只是取谐音年年有余而必须出现在大餐之中,加上鱼属于健康食品也有美味可言则被人接受。而鱼的朝向头三尾四成为桌上饮酒的借口。

回北京的第一顿和最后一顿一定是出自老友的上马饺子下马面,那接风的打卤面不仅温暖了路途疲劳已有寒意的胃,更是一种老友相逢的情怀。而再次离去之前的饺子配着蒜头吃在口里心知肚明,再远的去处也有家乡的回味和惦记。

高档餐厅只有高价未必吃得痛快,北京饭店人均几百的餐饮从盘子到刀叉摆放有序,服务周到到位,谁叫那是贵宾楼呢。走进一家只有七八张桌子的铜锅涮肉,人均几十块已经感觉很好,旁桌一位先生自斟自饮加上一大盘羊肉已经超过我们三人的食量,看起来对他而言只是平时果腹的饮食之一。

过去在西安念书知道长安城的饺子宴,上百种的饺子叫人目不暇接,小小的胃此时才显出容量不够。其实,那时我只喜欢火车站附近的羊肉饺子,一则是比较实惠的土特产,二则吃了羊肉会觉得一天身体都暖洋洋。

在家附近看到两个饺子馆,老满和满姐,听人介绍才知道满姐是老满的前妻,生意做好了就离了。然后老满维持原状,满姐又开了新店,也有十来种饺子做招牌。夫妻离婚分店的现象早在国外就见识了,开得好好的上海小笼包,太太和小工另结同心又不想放弃手艺,只能在其他地方另开新店,自然也带走不少老店的顾客。

满姐饺子馆里除了各种常见的饺子馅外,居然还有老北京臭豆腐馅。北京的臭豆腐与南方的臭豆腐不是一回事,各有特色,很多人对臭字敬而远之,但是用过之后还是有人会喜欢上的,两者都能适应的人其实不多,我还可以,而且觉得这种馅的饺子的味道还真不错。

不管经济形势如何,民以食为天的基本准则是不会变的,朋友聚会总是有一小撮和一大群的时候,同龄人早已退休赋闲在家,手里的零花钱吃几顿饭还成不了负担,于是,满街餐馆只要是吃着顺口的总会人满为患,因此,要是十人以上的聚会必须提前订座,否则,临时起意的只能是三、五个人小聚还行。所以从吃上看绝对是一派繁荣,当然不包括隔离没能挺住的小老板。

因为米面升糖较快,饭前的药片已成一景,取而代之的是青菜加鱼肉,美食也要有个能消受的身体,否则也会得不偿失,不过,再怎么样,家乡的菜肴依旧是常人所爱。


  最后修改于 2023-10-07 18:51    阅读(?)评论(0)
 
表  情:
加载中...
 

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