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博主最新文章
|
||
![]() 日志正文
|
||
用手机 从以前用大砖头开始,就感觉没有手机很不方便,当然没有车是另一种不方便。后来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汽车导航成了开车时不可缺少的工具,图方便就在每辆车里放一个车载导航,这样走到哪都不怕。现在手机的功能早就不是只有打电话功能,而是一台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常用的导航功能也只是手机功能里的一个小小的功能而已。而纯电汽车更是突破了拿在手里计算机的概念,成为坐在计算机中操作的装置。 后来工作需要也配手机了,刚拿到工作手机后手机还加装了一个传呼机(BB机)功能,为的是在紧急情况下能及时得到回应,其实是因为人们不想失去已经很熟悉的传呼机功能,可以使被呼叫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接到呼叫,不管什么理由都无法拒绝被呼入。 如今对手机的解释已经从手持电话转为个人身份的概念,普及程度早已超乎人们的想象。记得三十年前给学生上课时连老师都不能带手机或呼叫机,更不要说学生配备这些装置了。如今手机虽然还有着影响注意力的问题,但已经无法对其使用加以限制了。不论是什么人,手机使用得当有事半功倍的效果,难怪手机版本的更新和硬件的变化速度既让人目不暇接又不得不堂而皇之地接受。人们追求先进已经从需要经济实力支持转换成必须有信息交流的状态。最早手机普及实例的并不是在知识分子中间,而是在收废品的人群和卖菜的小贩中间,手机应用甚至比大学教授还要普及。而手机的使用还有一个特点,任何请勿打扰的屏蔽在手机面前都无法起作用,除非关机了事。如今个人手机加上了工作功能,由单位付费则两全其美。 当工作手机已经很普遍地使用时,电话的各种费用已经不再是考虑成本的重点,工作中的重点是如何将指令及时传达到执行者并且及时得到反馈,并且试图让有手机的人二十四小时处于待命中。如今想往上爬的人就随时随地的接收和发送信息,而聪明人对手机的使用既有节制又有优先级的考虑,否则不但成为手机的奴隶,更会成为降低自己价值的无形受害者。 正是因为手机的应用已经从纯个人设备扩大到工作领域,因此手机的安全性也变得越来越重要,成为使用中首先要考虑的一个因素。因而,不同的硬件厂家和不同的软件支持厂家也在这些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这和计算机操作系统有异曲同工的类似之处,而且因为手机的尺寸和对功能的要求,使芯片的集成不仅成为竞争手段,更成为占领市场的重要元素。虽然反垄断法可以使竞争在合理的范围内实现,但越来越高端的技术依旧是领先和被认可的关键。 工作手机多采用同一系统和统一型号的做法。比如,我们医院过去都用安卓系统的手机,因为当时的价格性能比比较好,最主要的就是较苹果手机便宜很多。经过几年的使用,到了该更新换代的时候,又发现苹果手机的应用程序非常丰富,因而苹果手机的价格因素降为次之,进而所有手机取而代之的就是当时比较新的苹果手机,直到现在。包括各种底层的应用,如今都使用苹果手机来完成,比如简单的扫码操作,在特定的手机上就绑定了几个简单功能。 因为越来越多的应用程序与系统绑在一起,对系统的依赖也越来越紧密。一段时间一个应用程序出现问题,结果主要原因是由于系统的自动升级没有完成而造成的应用程序升级不但没起到作用,而且一下陷入完全不能使用的境地,不仅如此,还出现了手机失效的新问题。 近来手机上的应用程序只要是牵涉到苹果的就会接连不断地出现问题,往好的地方说是因为苹果在安全问题上做了越来越细的考虑,而有时对于用户来说,频繁的升级也有让人接应不暇的感觉,特别是专业人员,比如医生,没有人愿意在检查系统升级方面多看一眼,如果手机的自动升级开关是开着的还好,系统可以通过后台操作自动完成,但如果忘了打开要么就是有提醒信息时不时会跳出来干扰用户,要么就是某些功能干脆缺失,从用户所得到的都是抱怨。 的确还有一部分安卓系统的忠实使用者坚持不变,也鼓励了安卓系统的发展。同样也有众多的苹果使用者说早已爱上苹果,会时时跟随苹果的每次升级,不愿放弃任何一点改进和任何一款苹果的新产品,包括苹果手表等,一身名牌不见得比得上一身苹果设备,同样价格不菲。 良性的循环是对发展的最好促进,用手机就是最好的实例,当然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因素。 |
||
评论
想第一时间抢沙发么?